防疫政策加速開放!免疫低下族群仍陷用藥困境 醫籲:確診三原則 把握黃金治療期

by beauty

上個月開放室內口罩解禁,不過免疫功能低下的病人,包含器官移植、骨髓移植、正在接受免疫抑制治療的癌友、或血液惡性腫瘤等病人,仍不可鬆懈,若不慎確診新冠肺炎,重症、死亡的風險高過一般民眾!臺大癌醫中心血液腫瘤部主治醫師劉家豪表示,以血液腫瘤病人來說,得到新冠肺炎的死亡率仍是一般人的兩倍以上,仍應用最高等級防護避免確診為佳。倘若確診,用藥也需格外謹慎,劉家豪醫師建議病人可遵循三原則安全就醫:第一,聯絡個案管理師或移植個案管理師,也可直接打電話到血液腫瘤科的病房詢問應對方式;第二,聽從專業建議前往合適的管道就診;第三,切勿擅自用藥與停藥。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血癌病友:盼相關政府單位能提供以免疫低下族群角度為考量的就診指南

35歲的郭小姐為血癌病友,造血幹細胞移植剛滿五年,年初正當闔家團聚農曆新年時,卻感染了新冠肺炎。當時自行到家附近的診所就醫,因她是移植病人,且正在服用抗排斥藥物,診所醫師擔心藥物發生嚴重的交互作用,不敢貿然開立常見的口服抗病毒藥物Paxlovid。醫師也提及目前具有重症風險因子的輕症確診者(例如:移植病人)可使用長效型的新冠單株抗體治療,只是該單株抗體全台配賦的院所僅49間,故建議郭小姐先轉至原就診的醫學中心尋求協助。

郭小姐擔心新冠病毒嚴重影響自身免疫系統,再三思索後還是請診所醫師先開立口服抗病毒藥物,並立即電話與血液腫瘤科醫師討論後再用藥。由於自身距離移植已經有一段時間,目前服用抗排斥藥物的劑量較低,因此血液腫瘤科醫師評估後請其先暫停排斥藥物一周,先服用抗病毒藥。但對於其他免疫功能低下的病人來說,能選擇的藥物種類與取得管道相對有限,若未來能有以免疫功能低下的病人角度為考量的就診指南,確診後更能知道應遵循何種治療型式。

新冠抗病毒藥物:交互作用VS治療效果 難以權衡

劉家豪醫師表示,並非所有確診者都適合服用口服抗病毒藥物,如同郭小姐的案例,正在服用抗排斥藥物的移植病人,或正在服用和新冠病毒藥物Paxlovid有交互作用藥物的病人,在服用口服抗新冠病毒藥物期間,應暫時對交互作用藥物進行停藥或做劑量的調整,否則可能會發生原本藥物過量的副作用。但若病人無法暫停原服用藥物或腎功能太差,則可改用其他的抗病毒藥物或抗病毒單株抗體。有些免疫缺乏病患會因無法有效清除病毒,而長期處於新冠病毒陽性的狀況,有時會嚴重影響後續抗癌等治療。

長效型單株抗體已開放為重症風險因子病人的第一線治療選擇

根據目前政府公告,有重症風險因子的輕症確診者,治療選項除了有口服抗病毒藥、住院點滴注射型;同時也有公費的長效型單株抗體可使用,該藥物是以肌肉注射、無須住院,可於發病5天內的黃金治療期使用。

你可能也想知道...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