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林隱士-毓繡美術館

by beauty

 

生命就該浪費在美好的事物上,這句話用來形容在毓繡美術館身上最為適切不過。集結眾多人的夢想前行,在1千五百多個日子裡,春、夏、秋、冬四季更迭,在物換星移中,不變的是堅定的信念,汗水與淚水將化成笑顏,在台灣的土地上,綻放!

 

 

慢步、體驗

 

坐落在南投縣草屯鎮九九峰山腳下的毓繡美術館,是由立.建築師事務所所設計建造,建築師廖偉立一如往常地運用人與土地的關係、光與影的呈現、建築與自然的對話,作為設計的藍本,利用原有的地形,維持自然與人工關係的平衡。從大門入口處進到長廊,將中國庭園所用的「一阻、二引、三通」手法植入,長廊與自然植栽搭配,由外而內藉由「中介空間」的拉長、轉折,無形中讓人放緩腳步,甚至於駐足,觀賞週遭事物的同時,以達到沉澱靜心之效;陽光光線映照在建築空間中,光影交錯所產生的變化,而把時間拉長、延伸,慢慢帶至主館。

 

 

 

展館型態意涵

 

主館前保留原有葡萄園,在地形高低差於最低處設置一個生態池,有著雨水蓄集及微氣候調整的功能,運用烏溪旁石頭挖洞的概念,讓展覽品與觀賞者之間有互動的人性尺度。一、二樓則利用玻璃牆或青磚的交互配置,虛化樓高的壓迫感與緩和鄰近餐廳及鄰房,透明玻璃、反射的質感,與天空的變化相呼應,屋頂的FOLLY像一個有生命的雕刻品,漂浮在第二層地表延伸的屋頂,讓觀賞者藉著內/外環空間動線的錯落產生一呼一吸的效果,住宿區及文創空間利用原有地形的坡度半嵌在地下,與主館、餐廳、入口廊道及基地內自然的地景形成一個相對應關係。餐廳則是大棚子的概念,牆面以玻璃圍合的方式,讓室內與室外的邊界消除,三棟建築體隨機錯落有致的配置,呼應平林村落自然有機生成的脈絡。

 

 

 

土地與村落的美好

 

台灣的鄉鎮裡,平林是一個具有濃厚鄉村味的社區,很難想像,在純樸的農村中竟有這麼一座素雅的美術館,驚訝之餘,村莊裡還推動巷弄美學,增添了許多藝術的裝置,隨著美術館一天天的完成,村里的人們不僅僅引頸期盼,更希望有更多人知道這個社區的美好,李足新教授同時也是毓繡美術館館長說道:「台灣需要更多的美術館」!

 

《本文出自 Living & Design 住宅美學 No.81

 

 

你可能也想知道...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