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是生活故事的開始、心靈的歸依。
隨著時間的更迭,居住的需求感倍增,選擇舊地重新設計規劃,更凝聚了家人間的情感向度,同時以成員們的未來使用機能為範疇,所觸及與關注的層次更為多樣,發展出居宅本身特殊的重要性。
品‧光
在詳加斟酌、規劃建築結構本身的基礎工程之後,格局、動線、機能、採光都是當務之急的重點設計。為了投入切身的感官經驗,將一樓公共廳區以開放方式引光入內,透過仿清水模漆的立面處理、以及無縫創意水泥地板等灰色色階的共構比例,不只肌理和陳設、傢俬親和依存,場域於虛實、輕重的關係下顯得靜謐而各自成趣,生活機能以絕對的開放卻也是極盡私密的巧思細膩安排,看見光影在材質身上純粹釋放,悠緩地探究時光與人文對話的主題,亦為城市俗情的庸擾下,轉換心情,於生活產生更多采多姿的變化。
格局調配上,將原主臥自2樓移至3樓,且2樓更改為開放式書房,不僅隱去廊道的侷促感,也透過開放式的閱讀與互動關係,拉近親子感情;主臥空間亦虛亦實的彈性使用讓空間可隨著機能改變,林宇崴總監從仿製飯店式的微奢華美學著手,追求直觀與舒適的契合下,尋得平衡。
迴‧景
樓梯以迴字型結構,連貫5個樓層,摒除傳統厚實且笨重結構的表現形式,以灰色彩度蜿蜒而上,且與立面透過材質的引導,亦實亦虛的引導光線,藉此深化視角印象,徹底解決每個樓層的採光問題。
至於空間互動性上,四樓以展示、休閒區域等機能,做開放式的規劃,不僅讓場域本身創造出豁達個性,同時載負客房的機能效果,動線節點構連著推拉門扉的開敞或獨立關係,使得空間順序、比重的過渡性更加流暢。
林宇崴總監在設計結束之後,希冀留予空間的是因生活而開展出來的風景,經由藝術與建築的感性與理性兼併的有機詮釋,與真實時空疊合的生活本質,直觀而樸實的表現出與心靈契合的真實感,回應居住者自身的需求與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