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國人新調查揭達九成小病症不處置 長期恐增肺炎風險
新冠肺炎持續延燒,在病毒不斷變種提高傳染力下,全球確診數已破六億例。確診後肺部、神經系統及消化道等器官可能多少都會受損,台北市衛生局指出,康復後大約仍達兩成確診者會有長新冠症狀,如持續性頭痛、腹瀉、疲倦等,不論是否曾確診皆要提高警覺。世界衛生組織呼籲,新冠肺炎突顯了自我照護的重要性,意指日常要促進自身健康、預防疾病、保持健康以及應對疾病和殘疾的能力,協助減輕疾病。不過,2022博思市調公司針對國人自我照護習慣新調查卻指出,九成台灣民眾曾遇病症不處置,更有三成五症狀未見好轉甚至持續惡化,影響生活品質!
關注台灣國人健康狀況,知名消費保健品公司赫力昂Haleon攜手健康美麗領導品牌台灣屈臣氏,打造家庭自我照護月,從居家備藥、補充足夠營養、多運動、規律作息、做好環境清潔等五大自我照護面項,解決民眾在自我照護的困境。針對自我照護,新光醫院家醫科柳朋馳醫師提出照護三指引──「預防、緩解症狀、安全用藥」,盼幫助民眾在關鍵時期維持日常健康。
全台2/3未確診要當心!研究:確診後罹肺炎風險高 達六成持續頭痛及腹瀉 世界衛生組織揭自我照護是關鍵!
專業藥師諮詢服務開跑,助解決自我照護或安全用藥問題,助達到自我照護!
新光醫院家醫科柳朋馳醫師分享,疫情至今持續影響全民健康,雖然目前病症輕症居多,但全台近2/3未確診者不能掉以輕心。據歐洲呼吸期刊研究,確診後可能導致肺部毛玻璃病變、肺纖維化,致使部分患者在康復後數月肺功能顯著受損[i],恐提高罹患肺炎風險。不僅肺部受損,美國頭痛協會期刊與英國醫學雜誌更指出,六成民眾在確診期間甚至康復後出現持續性頭痛,另外六成則是康復三個月後持續腹瀉。數學生物科學期刊透過流行病學統計模型所推估的結果也顯示,曾確診者若再次確診,重症機率將比第一次確診者高出50%!
據世界衛生組織指引,在疫情下做好自我照護可協助減輕疾病與挽救生命,建議全球政府積極推廣,讓民眾有能力幫助自己、家庭甚至是社區維持健康、促進健康、預防疾病,並對病症進行妥善處置。根據Saudi 藥學期刊顯示,疫情間全球民眾對於自身健康狀況關注度高,連帶提高自我照護意識,自我照護、自我用藥等全球搜尋次數明顯攀升。回顧台灣,國健署每年皆針對各年齡層族群及慢性、急性疾病患者,持續推廣最新自我照護指引,而臺北市政府衛生局則建議確診後患者,接受醫療照護外,也要透過日常的保健來改善、提高生活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