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來,臺北市推行的各項政策都開始朝向「減法美學」來為這座首善之區重新建構煥然一新的居住空間。從公共空間的變電箱、校園周邊的廊道、人行陸橋到臺北市科學教育館的科學藝術區規劃,都是減法美學的實踐樣貌,讓臺北市空間因減法回到人與人、人與環境的直接關聯,而有了溫度。
由外而內,從公共空間到市民住宅,由減法設計為老公寓帶來的居住便利性與質感都更加提升。
目錄
經濟起飛 都會空間思考大不相同
民國60年代到80年代臺灣經濟發展快速,大量中南部人口移民至臺北都會區,為了滿足大量居住需求,住宅開始向上發展,四樓以上的公寓、大廈大量擴建,這些建物至今多半超過四十年,除了面臨危老問題,也有新城市美學的人與空間關係的課題,這些都是都市更新計畫所必須思考的課題。
都市更新處(以下簡稱更新處)表示,都市更新包含重建、整建、維護等三種方式。其中整建維護方面,考量重建需耗費更多時間及成本,且會製造更多碳排放,因此更新處規劃更具成本效益的方式改善居住環境,其中包含增設電梯、外牆修繕、結構補強等整建維護措施,延長建築物使用壽命,維護原有生活風貌,同時也能達到全球淨零碳排的目標,面對全球環境的狀態,也亦是一種減法設計的概念延伸。
以人為本 減法設計打造空間新面貌
一直致力於以人為本、融合人與環境關係的水越設計創辦人周育如就曾以減法設計的概念規劃「台北市變電箱色彩計畫」,讓大量存在於公共空間、卻始終與人有極大距離的變電箱,有了嶄新樣貌。
周育如思考著:變電箱、垃圾桶、號誌箱、舊衣回收箱等這些街道上常見的各種箱子之間有沒有可能相互統整和區隔,聯手創造新的都市風景?這些涉及公共空間的物體,都是公共事務,人人都可參與,因此設計的角度要從解決人們的需求和社會的問題著手,不斷進行研究、提問和發想,創造出有趣的提案,溝通的範圍也會比單純的商業設計大。
周育如也提到,都市中的環境美學是由家庭、辦公室,乃至街道、公園、公共空間等組成,而理想的城市、良好的公共空間最需要強調的就是人使用上的習慣與尺度,並藉由觀察城市、街道的顏色,感受思緒是如何被環境牽引,觀察哪樣的規劃設計是心中更為舒服的樣子。
而減法設計可以透過資訊的分門別類、根據使用者習慣重新整理,讓視覺和感受都更為舒服。
另一部份,周育如也在2007年開始了都市酵母計畫,讓城市更為生動,她認為每個人都可以扮演酵母的角色,藉由共同努力讓地方越來越好。而當中,或多或少也有民眾反映說美感不好,無法勝任酵母的角色,但對周育如來說,美感是從環境中觀察體驗,進而獲得的經驗,若能踏出雙腳展開雙手,藉由眼睛、感官、身體去測量城市,那美感就會慢慢在心中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