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候變遷已成為全球共同課題,沒有國家可以在這場氣候浩劫中置身事外。為減緩全球暖化所帶來的衝擊,2015年聯合國氣候變遷大會(COP21)做出幾項決議,包括限制全球平均氣溫升幅相較於工業化前水平低於2℃,並盡可能達到1.5℃;同時要求已開發國家提供氣候變遷資金,幫助開發中國家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然而,6年過去了,溫室氣體排放量不僅沒有減少,反而增加!到底出了什麼問題?
連續兩年榮獲CDP氣候變遷評比最高榮譽「A List」的富邦金控,於今年60周年提出「Run for Green奔向綠色」ESG倡議計畫,並於日前攜手台灣大學風險社會與政策研究中心舉辦「富邦全球化講堂2050淨零轉型X邁向世界共好」,邀集產官學各界貴賓共同與談,分享淨零轉型的國際趨勢、台灣零碳轉型路徑,以及企業如何藉由政策引導與氣候相關財務揭露(TCFD)來應對氣候變遷風險,驅動產業轉型,實現淨零。
目錄
能源轉型的關鍵在於「共識」
經濟部次長曾文生在致詞時指出,要走向淨零碳排之路,能源轉型是核心,而能源轉型的關鍵在於「共識」,以台灣的科技能量,絕對有機會解決碳排問題;但如果各界無法形成共識,就會讓轉型腳步變得非常緩慢。經濟部要設法打造平台,讓淨零轉型過程在未來能有更多公共參與、有更多解方被提出。
「共識,確實是目前最大的問題。」富邦集團董事長蔡明忠提到,他在工商協進會號召成立「永續發展研究委員會」,並擔任召集人。在主持會議時,委員們對於什麼是碳足跡?如何減排?如何計算?碳權如何定義?是否要成立交易所等討論熱烈,各有各的看法,較難形成共識。蔡明忠也提醒,美國總統拜登在COP26宣布,美國與歐盟將在2030年前將甲烷的排放量減少30%,甲烷是僅次於二氧化碳的第二大溫室效應來源,歐美等先進國家已開始減排,台灣的淨零進程相對落後,要在 2050年達到淨零,勢必要加快腳步。
富邦集團董事長蔡明忠出席富邦全球化講堂指出,富邦集團將全力奔向綠色永續的世界潮流,迎向淨零未來。(圖/富邦金控)
低碳不只是成本,也是一門好生意
淨零排放(Net Zero)已是全球共識,台灣大學社會科學院院長蘇宏達指出,「歐盟將自2023年對所有輸歐產品要求完整的碳足跡報告,並於2026年開徵碳關稅,不僅對產業帶來衝擊,也影響到個人的工作、家庭,甚至是下一代。淨零倡議,就是我們對下一代的承諾。」
宏碁集團創辦人、智榮基金會董事長施振榮提到,王道(領導人之道)的核心在於「創造價值、利益平衡」,但企業在追求成長,滿足股東等利害關係人利益的同時,往往忽略了不會發聲的E(環境)和S(社會)。政府應即早制定碳價、碳交易相關政策,引導企業把碳排成本顯現出來;以台灣的科技,不但有能力做到零碳,而且能發展成一門好生意,例如宏碁近期推出環保筆電,在國際上大受歡迎,顯現台灣的科技產品在淨零浪潮中絶對扮演重要角色。